“微创”≠“微险”
【事实经过】
马某退休后生活惬意,孝顺的子女每年都会带父亲去医院做身体检查,2018年初,一次普通身体检查却查出马某患有肝硬化,年轻时马某患有肝病,但是一直没有不舒服,所以一直没有在意。后来医院告诉马某,可以使用TIPS手术进行治疗,该手术创伤较小,因此马某很快同意住院接受治疗。术后当天马某情况稳定,但是第二天患者便出现腹胀、腹痛的情况,经检查为:术后并发肝外门脉血管破裂出血。医方迅速采取措施,但马某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,2018年3月马某因失血性休克不幸去世。患者的儿女接受不了这个事实,于是向北京市丰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。
患者家属: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么?为什么风险还如此大?
马某的女儿第一次到调解委时难掩悲痛之情,但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,患者女儿表示,TIPS手术后父亲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好转,且有加重趋势,手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,在父亲身体出现问题时医方并没有给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,这些都与父亲的死亡有关系。同时还提出了疑问:“微创手术创口小,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风险?”
涉事医院:诊断没有问题,手术操作也符合规范。
在与医方沟通时,医方表示:术前给患者检查充分,有手术适应症,TIPS手术对于患者病情来说是最佳选择,手术过程顺利,手术操作符合规范,没有不当的地方,虽然患者死亡是医院不愿看到的,但是综合整个过程来说,医方诊疗行为与患者死亡没有因果关系。
【争议焦点】
从患者与医院的表述来看,双方主要存在以下争议焦点:
1. 医方手术选择方式是否恰当?
2. 医方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?
我们带着以上问题和患者马某的病历材料,咨询了相关临床科室的意见。
临床专家:医方诊断明确,有手术适应症,且尽到告知义务。
根据医方提供的病历,患者诊断明确,有手术适应症。TIPS手术全称为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”,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特制的导管等介入器材,经血管送至病变部位,根据造影表现,了解病变区域的解剖及病理结构变化,从而帮助诊断或进行病变血管形成、栓塞、注药或异物取出等治疗的微创手术。虽然TIPS手术名为微创手术,但是风险大,操作难,因此应充分告知患者相关风险、替代治疗方案、术中出现不利情况的补救措施及术后护理等情况。从双方提交的知情同意书来看,医方已充分告知上述事项,尽到告知义务。
临床专家:手术难度大,术前准备不足存在一定过错
从医方提交的病历中,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患者病情诊断明确,告知充分,TIPS手术有风险,患者自身血管状况不佳增大了手术难度,但对于术前准备医方存在不足,术后并发肝外门脉血管破裂出血,补救措施不利,最终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。因此存在一定过错。
综合来看,本案患者诊断明确,替代治疗方案告知充分,TIPS手术有指症,手术操作难度大加之患者血管状况不佳加重了TIPS手术的风险,但医方在术前准备不充足,术后补救措施不利,存在过错,该过错与患者死亡有因果关系,因此建议医方承担次要责任。
经过调解员耐心的说明,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医方减免患者TIPS手术费用并赔偿5万元。
此例纠纷,患方能够一直保持理智应对处理此次纠纷,这点在医患纠纷调解中难能可贵。由于医院过失,致使患者身心遭受损害,大多数患者或者家属在处理纠纷时情绪激动,于感情角度,不难理解。但是,在进行调解时患者或者家属倘若情绪失控,不能保持冷静的状态处理纠纷,不能理智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听调解员的评议意见,往往会造成调解中断甚至终止,不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。